因此,无论如何,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刻时光都并非虚度,记忆无可替代,成长是时光,不断流逝的时光,时光的背后则是经验,那些追随时光而来的经验最终将组成每一刻的我们。
我们在崩解,在重塑,在每一刻生成与毁灭,认知不变,我亦不变。
“你已经明白了,派丽可。”邓布利多将手搭在我的头上,似是惋惜地叹着气。
“您在想什么?”我问他。
“我只是在想,”他侧着头看我,“有时候我真的希望一些孩子能够拥有他们所渴望的出身,派丽可,那将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可能。”
“我听闻您一贯视麻种与纯血为平等。”
“是的,孩子,但是我们总得承认一些差异。”
我笑了一下,装作没有听懂他的言外之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很久之前,我按照派丽可的人设进行过一次mbti测试,结果很有趣,她的人格并非我所设想的开朗亦或者拥有领导特质的其他人格,而是intp,也就是更倾向于内向的哲学性人格。所以我就在思考,如果派丽可生活在一个不那么“扭曲”的环境中,她拥有她一切所幻想的之后将是什么样的。
这一点在派丽可与死神交易之前的那个时间线得到过体现,她变得沉默,“顺从”,很少叛逆。她爱着给予她爱的人,尝试去理解自己想要理解的东西。在那条时间线,是“认知”的隐晦表达。
前文也有多次认知辩论,番外也无一例外地指向“认知”,里德尔复活时,派丽可投下过一块“回忆的石块”,可以说,本文的核心——我们所要探讨的东西之一就是“认知”。
但是本文同样提到过,本能战胜认知,无知挑战理智,历史重复改写。认知并非直线,就如同人类的历史一样。没有人知道认知的尽头,也就是“全知”将代表着什么。似乎又绕回魔法石之辩那一章啦,卖个关子啦,后文慢慢写qwq。
总之,虽然我是起名废,但是我的题目真的很切合文章啦,派丽可真的在不断想办法呀。虽然是很垃圾的智斗,但是作者也努力了,作者要废了。
第124章 嫉妒
======================
“如果,我是说如果,”我面朝邓布利多,视线却擦着他的头发往身后的雕像看去,“先生,倘若我能够说服自己是一个十七周岁的学生,那么我能够跨过规则吗?”
“比如我觉得自己不再是派丽可·博克,而是其他人......比如我觉得我自己其实是珀西·韦斯莱呢?”我跃跃欲试,“我坚信自己是韦斯莱先生,或者可以给自己施个混淆咒。”
邓布利多思考片刻,对我说:“派丽可,你似乎仍未理解我所说的含义。认知并非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什么,而是已经成为什么。对于思考时的你来说,认知是过去的每一瞬间。它能够在你身上刻下足够深的痕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