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黄老板在家吗?”
“谁呀?”里面传出一个男子的声音。
“我,船板胡同周永强。”
“咯吱……”一声,黑色木门开了一个缝。
一个有些驼背的男子站在门缝口,身上散发出一股机油味。
“黄老板,我带朋友来您这买车,咋的?不欢迎啊?”
“欢迎欢迎,我这不是怕街道办的人来吗?昨个就晚收摊了一会儿,扣了我二十块钱。嘿,我这半个月等于是白干了。”
“黄老板,您就别哭穷了,您要是不挣钱,这胡同就没有钱人了。”
“嘿,都是辛苦钱,进来说。”黄老板闪到一旁,把三人请进院子。里间是个十来平米的小院,对方着各式各样的二手自行车、三轮车、倒骑驴、小推车。
黄老板蹲下身,在浑浊的水盆里搓了搓一双黑手,对着李哲和李志强问,“两位,想买啥样的车,既然是熟人带来的,指定给你们最低价。”
李哲望着靠在东南角的自行车,“自行车咋卖的?”
黄老板介绍道,“凤凰牌28寸,180元。永久13型,160元。飞鸽22型自行车130元。”
李哲追问,“有车牌吗?”
“带钢印儿的加30。”
“老哥,您这价格不实在啊,再加点钱都能买新车了,我还上您这干嘛?”李哲蹲下身,摸摸飞鸽自行车的车圈,“嘿,这都生锈了,还能骑吗?”
周永强说道,“黄老板,这位是我家亲戚,刚搬到苏州胡同,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多了,您给个实在价。我们不光买自行车,也要其他的车。”
黄老板在灰不溜秋的门帘上抹抹手,“这样吧,你们先挑,等挑完了,我再算总价。”
李哲瞅了一圈,目光落在了凤凰牌自行车上,这辆车八成新,大小合适,棕色的车座,黑色的车架,很上档次。
李哲骑上自行车在胡同里转了两圈,车身很轻,没有异响,车架上有明显的钢印儿。
“就这辆车吧。”李哲将自行车靠在墙上,对着黄老板说,“我再要一辆倒骑驴。”
“您来巧了,我刚收了一辆部队淘汰下来的加重倒骑驴,载重1000斤。”黄老板指着门边的一辆蓝色倒骑驴,“您瞅瞅,多结实,昨儿个刚刷的油漆。”
李哲打量着蓝色倒骑驴,车架的钢管要比一般的粗,轮胎是新的,车架有“军BJ-84”钢印。
李志强窜上倒骑驴,在胡同里兜了一圈,停在李哲面前,小声说,“叔,这车不错,耐造。”
李哲坐在倒骑驴车车斗旁,确实稳当,“黄老板,这两辆车加起来多少钱?”
“嘿,您这眼光还真毒,我这顶好的两辆车都被您挑走了,这样自行车算您170,倒骑驴算您180,总共给350就成。”
李哲回价,“300。”
“那不成,卖300,别说挣钱了,我还赔本呢。”
李哲继续压价,“290。”
“嘿,没您这样的,咋还往下喊价。最低340。”
“300。”
“300真不成,最低最低330。我这真不挣钱,就是保本。”
“310。成的话,我现金现结,直接骑走。”
黄老板故作为难的犹豫了一会,“得,也就是看熟人的面子。您两位要自己来,没有350,高低不能让你们骑走。”
“嘿,那谢谢您了。”李哲直接掏钱结账。
有了这两样交通工具,别管是卖菜还是出行都方便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