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天上掉羊毛(2 / 2)

鲍老爷子摆摆手说:“不多不多。在座的各位都知道,华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一席之地有多困难。

去年咱们华国头回派队去IMO,那叫试水,连正式成绩都不算,队伍都没凑齐整。可今年不一样,这是华国第一次正儿八经在国际奥数赛场上亮相,意义重大啊。

要是裴瑜能够为国争光,在洋人最得意的领域,用他们的规则打败他们,这不仅是裴家的荣耀,也是鲍家的骄傲,更是我们整个华国的骄傲。这点钱对于国家荣誉来说,真的不算什么。”

真是人在餐桌上坐,羊毛从天上来。

IMO拿奖能得五十万,考上北大再加十万,整整六十万就这么摆在裴瑜面前等着她取用。

裴瑜仿佛已经看见桑塔纳轿车和抽水马桶挥舞着小翅膀,扑棱扑棱地朝她飞过来了。

她对自己的实力有自信,当即跃跃欲试,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,决定月底去南开大学参加选拔IMO队员的冬令营。

这爽快劲儿又引来了鲍老爷子和曲校长的一顿夸赞。

曲校长也是有国际视野的人,知道在IMO上获奖意味着历史性的突破。

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自从1959年举办以来,一直到最近这两年,才出现了华国的身影。

去年,京海一中曾经派了一名男同学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26届IMO,获得了铜牌,首次实现了与国际数学竞赛的接轨。

可以说,京海一中在IMO上是有先发优势的,曲校长不想在英语上输给京海外国语中学,更不想轻易断掉国际数学奥赛这个优势。

此时的京海市教育委员会,也在鼓励一中多派人参加国际竞赛选拔。

1908年,《申报》提出了“奥运三问”:华国何时能派代表队参加奥运会?华国何时能在奥运会中夺金?华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?

1985年,华国也提出了“奥赛三问”:华国何时能派代表队参加IMO?华国何时能在IMO中夺金?华国何时能举办IMO?

这就像是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夺金时,对整个世界的刺激一样。

世界对华国体育的崛起感到十分意外,当时颁奖仪式因组委会未准备足够华国国旗而延迟40分钟,他们从来没想过华国人能拿金牌。

外媒称许海峰首次夺金为“华国五千年历史的壮举”,其意义远超体育范畴,成为民族复兴的象征。时任国际奥委会领导评价:“这是华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!”

国内则爆发空前欢呼,华侨在洛杉矶彻夜庆祝,归国后许海峰受到大领导人接见,成为了整个民族的骄傲。

IMO的精神也是奥林匹克精神,现如今,华国数学天才缺席多届国际数学奥赛,金牌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。

这是一个华国人急需国际认可来壮大自信心的时代。

如果一个土生土长的华国孩子,从小到大都在国内上学,连国门都没迈出去过,居然能在国际数学奥赛上拿奖,对华国人来说,那份自豪感,那种信心,真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。

最新小说: 爱之悬殊玥归圆 二婚怎么了?照样是全网团宠 钓系主播勾勾手,大佬争相当榜一 重生之工艺强国 奶爸两千岁 特摄世界:从变身暗黑迪迦开始 情不自禁:安先生与路千金 被甩,失业后,美女超模主动倒追我 血茶与野玫瑰 萌宝真萌就是天生一张乌鸦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