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就退伍回家,丰阳县肯定会给他安排工作,有这枚二等功奖章,县里面还会拿出几个比较好的岗位,供他个人挑选。
到时候选个未来发展前景好的,不敢说端上金饭碗,银饭碗肯定没问题。
带着国家干部的身份回家,那可就太风光了,爹妈也会很高兴吧?一想到王箱如、胡月莲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,王延光也忍不住笑了,这辈子爹妈也能跟着自己多享几天福。
从理想的角度来说,男人么,谁还没个为国立功的念想?当兵三年,总不能胸口空荡荡的就回去吧?要是挂上枚军功章,那就没白当这个兵。
军功章王延光有了,在洪水里站了四十分钟,为他换来了一枚二等功勋章,戴着这枚军功章回家,不管谁问起自己在部队做了什么,他都能骄傲地回答。
那么,要是继续留在部队,还有立功的机会么?好像也不太容易,根据回忆,80年这一批参军的丰阳青年,都没上过战场,今后几年怕是也只能待在军营训练,没有实战的机会。
想通过全军比武拿军功章也挺难的,从新兵连到通信连,王延光的训练水平顶多就是个中上,远没有达到兵王的水平,在比武大赛中拿前几名怕是不太可能。
走技术路线也不太现实,王延光上辈子就没怎么接触过电子通信方面的知识,玩手机显然不算,搞技术改良搞不来,要是换成工兵连说不定还能强点,起码干了几十年的工程不是?
听耿金来和刘大夫的说法,团里对王延光已经很满意,为感谢他的贡献,打算给他换个轻松点的工作,让他安心呆满三年。
我有手有脚的,何必待在军营吃干饭呢?一想到这儿,王延光的傲气被激发出来了,留在部队大概也没啥机会再做出太大贡献了,要不提前退伍算了?
回家挑个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,既方便照顾家人,也能继续为国家做贡献,贡献大了,再往上走也能容易一些吧?岂不是两全其美?
王延光越想越觉得这个选择有道理,他的优势是啥?了解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,熟悉工程建设,人情世故不敢说拉满,肯定比一般人强得多。
这些在部队不一定有发挥的空间,反倒是回到地方上,更容易展现出来。
想着想着,王延光不知不觉睡着了。
第二天醒来,吃早餐、换药,再根据刘大夫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,训练结束,便拄着拐杖到院子里透透气。
快吃午饭的时候,杨建武带着饭盒过来,俩人一起吃饭,吃着吃着王延光忍不住问道,“建武,你说我现在申请提前退伍合适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