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咱们都是北影厂的罪人。”
这天,江弦坐着自己那辆伏尔加去到机场,接回了从欧洲回来刚下飞机的朱琳。
“年年!”
“妈妈!”
这么久没见着小小陛下,朱琳想的不行,一见面就抱住江年年舍不得撒手,眼泪顺着姣好的面容吧嗒吧嗒往下掉。
“想死妈妈了。”
检查了一遍江年年没有缺胳膊短腿儿,朱琳抹抹眼角。
“你这个爹当得还算负责。”
“说什么呢。”
江弦笑笑,“这是你闺女,也是我闺女,我能让她出什么事儿么。”
“你们男人都粗心。”
“你说我粗我没意见,你说我粗心那我可不同意。”
“说啥呢!”
朱琳脸一红,“还当着孩子的面。”
“她又听不懂。”江弦嘿嘿一笑。
朱琳乜他一眼,然后带着几分依恋挽住他的胳膊,脑袋若有若无的靠在江弦肩膀上。
“我这个妈妈太不负责了,这回拍完《末代皇帝》,说什么也要休息一段时间,好好照顾年年。”
“怎么着都行。”
江弦笑着一手抱起自家闺女,一手揽住她的腰,惹得朱琳惊叫一声,吸引来很多男同志想杀人的目光。
“你想干啥我都支持你。”
回家路上,江弦还没说话,司机位置上的徐晨辉就一个劲儿的说起了《红楼梦》的事情。
“嫂子,真好、拍的真好!”
“我和我媳妇这几天晚上,牌也不出去打了,就蹲在家里守着看。”
“嫂子你演的也好,我们街坊邻居都夸呢,说女儿国王演的好。”
“好多报纸上都写文章夸您呢,我这些天一看着,就给江哥送过去了,您回去让江哥拿给您看看。”
“好。”朱琳笑眯眯的点点头。
回到家,徐晨辉帮着把行李搬上楼,收拾妥当这才离开。
朱琳洗漱一番,走到坐在桌前伏笔写作的江弦身前,俏生生的伸出手。
“给我吧。”
“什么?”
“你说呢?”
“哦。”
江弦一拍脑门,把徐晨辉给他的那些报刊都取出来。
朱琳扫了一眼,就没兴趣的丢在沙发上,“我是说《顽主》,你那篇《顽主》就没收获些评论文章?快取出来让我看看。”
“家里哪有那些东西。”
“.”
和朱琳对视几秒,小江同学率先缴械,取出最近的《文学评论》和其他几部刊物。
“王濛老师给你写评论了?!”
朱琳扫一眼,很快注意到王濛的那篇评论,看完以后满眼都是惊喜。
“王濛老师对你的评价真高,我总觉得他对你特别欣赏,有种厚爱。”
“有么?”
“当然有了,可能你自己感觉不出来。”
“呵呵。”
江弦倒不是太意外。
他的写作风格合王濛胃口可太正常了。
在后世,众所周知王濛老师欣赏一位作家,就是王硕。
另外,后世还常有人说王濛特别欣赏郭小四这个事儿。
这里要说一下,王濛确实推荐过郭小四进中作协。
那么中作协的入会标准是什么呢?大概是在顶尖文学期刊上发表过,或是有几部知名作品,就已经足够了。
郭小四虽然人人喊打,但是进中作协的水平肯定是有的。
不管是抄袭还是怎么的,他总归是先琢磨明白了一点文学上的东西,而且以郭敬明当时的作品发行数量,真不至于连中作协都进不去。
天底下抄袭的多了,能抄到他那个境界的也算是人中龙凤了。
而且后来,王濛和郭小四有一次又一块做客了一档京城卫视的电视节目。
节目上,王濛先是夸了郭小四“聪明、谦和、语言好”。
完事儿又不客气地说了他“爱堆砌华丽辞藻”、“文章华而不实”,最后还点了郭小四的死穴:太做作。
人这评价其实很客观。
怎奈互联网上二极管思维的实在太多。
我管你这那,非黑即白,先喷了再说。
“唐达成还是和以前一样啊。”朱琳翻着翻着,又看到一篇唐达成的文学评论。
虽然对《顽主》的批判文章不多,但和以前一样,唐达成非常坚决的对江弦这篇表达了批判态度。
他在《中国文学周报》上撰文称“顽主”是些“滑出生活轨道的人”,希望江弦“作为作家不要和自己笔下的人物站在同一水平上,不要玩味、欣赏、醉心那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”,江弦的作品虽然“编辑愿发,读者愿看,但仍然有一个如何表现的问题。”
他认为“顽主”式的玩笑人生不值得表现与肯定:
“强调社会等级、泯灭独立人格的主奴心态,和否认人类道义、追求极度个人化的‘顽主’心态,不过是一枚旧硬币的正反面,在今日之中国,两者都是对人道主义的僭越.“
“说的真严重。”朱琳皱起眉头。
“他一向保守。”
“对了,你那个《编辑部的故事》搞得怎么样了?”
“正选演员呢。”
江弦看向她:“你要不过去给参考参考?”